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“中国母亲”要做O派还是当P派

   日期:2024-03-24     来源:www.wqt8.com    浏览:339    
文章简介:北京《国际先驱导报》向我约稿,就“‘中国母亲’为什么成了贬义词”写一篇后续的文章。其实我感觉到,北京《年轻人周末》采访我之后所发表的文章已说明了不少问题,该文长达5000多字,标题为“中国母亲”美国遭贬的尴尬。
北京《国际先驱导报》向我约稿,就“‘中国母亲’为什么成了贬义词”写一篇后续的文章。其实我感觉到,北京《年轻人周末》采访我之后所发表的文章已说明了不少问题,该文长达5000多字,标题为“中国母亲”美国遭贬的尴尬。作为同行,我觉得两名记者对“中国母亲”现象已做了很深入和细致的报道与剖析。但其中一个问题没太多涉及,就是哪种“中国母亲”才是真的好的“中国母亲”。写下这篇文章,也算是给《国际先驱导报》交差了。
严格地说,我笔下的“中国母亲”其实是一个代名词,它泛指爸爸妈妈,核心的问题的是爸爸妈妈应使用哪种教育方法来培养子女,怎么样使子女顺利地完成由“立志”到“自立”的转变过程。对于爸爸妈妈而言,是把我们的理想与梦想加在下一代身上还是让子女勇于走我们的路。爸爸妈妈是像“老母鸡”一样,一辈子充当为子女遮风挡雨的角色,还是培养子女从小自立,让孩子像海燕一样不惧暴风雨勇敢地翱翔。在家庭教育中,更要紧的内涵是爸爸妈妈与子女应打造一种哪种关系,爸爸妈妈与子女怎么样进行有效的亲子交流。
美国的中国移民家庭,在子女教育上可笼统地分成o派和p派。o派(open)是指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,可称作是开明派或是开放派。p派(push)是指在子女教育上多使用推压的方法,爸爸妈妈当推手,因此也可叫做推手派或推压派。
有些剖析者觉得,p派爸爸妈妈中有不少人对我们的生活事业不认可,但又没勇气去改变我们的处境,所以将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也就是自己是条虫,但孩子要成为龙。孩子有时是他们证实我们的工具,要想孩子成功,做爸爸妈妈的就要用推和压的方法,而且要根据爸爸妈妈设定的路线向前行。通常情况下,推压派的爸爸妈妈对有的客观衡量标尺的东西展示出很大的兴趣,而对孩子的全方位成长并非非常在乎。
o派的爸爸妈妈一般自信心较强,对美国的教育模式也比较熟知,他们易于与子女打造起一种平等、相互尊重的关系,可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,并想让子女勇于走我们的生活的道路。
在教育上,p派爸爸妈妈主要抓孩子学文化和一些专长,如学钢琴、学体育、学舞蹈或学体育等。孩子的成长轨道大多被父母规定好,父母的任务是在这个轨道上推着和压着我们的孩子前进,而孩子也需要乖乖地顺从爸爸妈妈的意愿。
o派爸爸妈妈较少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子女,而是使自己成为子女的好朋友。他们多是鼓励子女按我们的喜好和兴趣去进步,给予子女较大的选择空间。同时,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,对子女出现的一些错误的决定和出现的某种不好的苗头,爸爸妈妈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子女交流,而不是采取暴力的方法。开放而不放纵,鼓励而不盲目攀比,让子女有开心的生活而不是仅为爸爸妈妈争光,这是大多数o派爸爸妈妈对待子女的心态。
在现实日常,每一个孩子的成才有其我们的道路,“中国母亲”在子女教育上有几个方面值得深思,第一,子女的路要他一个人选择,爸爸妈妈为其设计的路未必就是孩子自己要走的路。第二,爸爸妈妈要勇于让孩子自立,不要让孩子成为“扶不起的阿斗”。第三,爸爸妈妈与子女的关系,假如能更平等一些,愈加尊重孩子的选择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,孩子反而会更尊重爸爸妈妈、也会对爸爸妈妈的苦心和爱心理解的更深。
在美国,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。一个华人移民家庭,妈妈对儿子寄予非常高的期望,而儿子又是一个很乖的孩子,从小到大都是根据妈妈的意愿做事。后来他进入哈佛,拿到博士学位。在参加完毕业典礼之后,他将一封信放在博士学位证书之上,信中写道,母亲,你的梦想我都已为你达成了,目前我终于可以为自己做一件事了。这名哈佛博士为自己做的一件事是以自杀结束生命,面对这种悲剧,望子成龙的母亲精神彻底崩溃了。在家庭教育中,如此的悲剧可以说极其罕见,但它却告诉大家,假如爸爸妈妈的教育办法不当,最后可能成为悲剧的制造者。
 
标签: 家庭教育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